079口腔内科学大纲
基础知识
口腔组织病理学
单元 | 细目 | 要点 | 要求 |
一、牙体组织 | 1.釉质 | (1)理化特性 (2)组织学特点 (3)临床意义 |
掌握 |
2.牙本质 | (1)理化特性 (2)组织学特点 (3)反应性变化 (4)神经分布和感觉 |
掌握 | |
3.牙骨质 | (1)理化特性 (2)组织学特点 (3)生物学特性及功能 |
掌握 | |
4.牙髓 | (1)组织学特点 (2)临床意义 |
掌握 | |
二、牙周组织 | 1.牙龈 | (1)各部位上皮的组织学特点 (2)固有层组织学特点 |
掌握 |
2.牙周膜 | (1)主纤维的分布与功能 (2)细胞种类、分布及功能医.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(3)血管、神经的分布 |
熟练掌握 了解 | |
3.牙槽骨 | (1)组织学特点 (2)生物学特性 |
熟练掌握 | |
三、口腔黏膜 | 1.基本结构 | 上皮和固有层的组织学特点 | 了解 |
2.分类及结构特点 | (1)咀嚼黏膜 (2)被覆黏膜 (3)特殊黏膜 |
掌握 | |
四、涎腺 | 1.涎腺的基本结构 | (1)腺泡的基本结构及种类 (2)导管系统的结构 |
掌握 |
2.涎腺的分布及结 构特点 |
(1)大涎腺 (2)小涎腺 |
熟练掌握 了解 | |
五、颞下颌关节 | 1.髁突 | 组织学特点 | 了解 |
2.关节盘 | 组织学特点 | 了解 | |
六、口腔颌面部发育 | 1.神经嵴、腮弓和 咽囊 |
(1)神经嵴的分化 (2)腮弓及咽囊的分化 |
了解 掌握 |
2.面部的发育 | (1)面部发育过程 (2)面部发育异常 |
掌握 | |
3.腭部的发育 | (1)腭部发育过程 (2)腭部发育异常 |
掌握 | |
4.舌的发育 | (1)舌发育过程 (2)舌发育异常 |
掌握 | |
七、牙的发育 | 1.牙胚的发生及分化 | (1)牙胚的形成过程 (2)牙胚各部分的分化及结构特点 |
掌握 |
2.牙体、牙周组织的形成 | (1)牙本质的形成 (2)釉质的形成 (3)牙髓的形成 (4)牙根的形成及牙周组织的发育医.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|
掌握 | |
八、牙发育异常 | 1.牙结构异常 | (1)釉质发育不全 (2)牙本质发育不全症 (3)氟牙症 (4)四环素牙 |
了解 |
2.牙形态异常 | (1)牙内陷 (2)畸形中央尖 |
掌握 | |
九、龋 | 1.釉质龋 | 早期釉质龋的病理变化 | 熟练掌握 |
2.牙本质龋 | (1)发展过程 (2)病理学变化 |
熟练掌握 | |
3.牙骨质龋 | 病理学特点 | 掌握 | |
十、牙髓病 | 1.牙髓炎 | (1)急性牙髓炎的病理变化 (2)慢性牙髓炎的病理变化 (3)牙髓坏死 |
了解 掌握 了解 |
2.牙髓变性 | 牙髓钙化 | 掌握 | |
十一、根尖周病 | 1.根尖周炎 | (1)急性根尖周炎的病理变化 (2)慢性根尖周炎的病理变化 (3)根尖肉芽肿的病理变化 |
掌握 |
2.根尖囊肿 | 根尖囊肿的病理变化 | 掌握 | |
十二、牙周组织病 | 1.牙龈病 | (1)慢性龈炎及龈增生的病理变 化 (2)剥脱性龈病损 |
掌握 |
2.牙周炎 | (1)牙周炎的发展过程 (2)牙周炎进展期的病理变化 (3)牙周炎静止期的病理变化 |
熟练掌握 | |
十三、口腔黏膜病 | 1.基本病理变化 | (1)过度角化和角化不良 (2)棘层增生 (3)棘层松解 (4)疱 (5)上皮异常增生 (6)糜烂和溃疡 (7)基底细胞空泡性变和液化 |
掌握 |
2.常见口腔粘膜病 | (1)口腔白斑 (2)红斑 (3)口腔扁平苔藓 (4)慢性慢性盘状红斑狼疮 (5)天疱疮 (6)良性粘膜类天疱疮 (7)念珠菌病 (8)肉芽肿性唇炎 (9)艾滋病的口腔表现 |
掌握 | |
十四、颌骨病 | 1.常见颌骨病 | (1)颌骨骨髓炎的病理特点 (2)放射性骨坏死的病理特点 (3)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临床病理 (4)郎格罕斯细胞增生症的临床病理 |
了解 掌握 掌握 掌握 |
十五、涎腺病 | 1.涎腺非肿瘤性疾病 | (1)涎腺炎的病理变化 (2)坏死性涎腺化生的临床病理 (3)舍格伦综合征的临床病理医.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|
了解 掌握 掌握 |
2.涎腺肿瘤 | (1)多形性腺瘤的病理变化 (2)腺淋巴瘤的病理变化 (3)基底细胞腺瘤的病理变化 (4)肌上皮瘤的病理变化 (5)恶性多形性腺瘤的病理变化 (6)腺泡细胞癌的病理变化 (7)粘液表皮样癌的病理变化 (8)腺样囊癌的病理变化 |
掌握 | |
十六、口腔颌面部囊肿 | 1.牙源性囊肿 | (1)牙源性囊肿的概念及组织发 生 (2)牙源性角化囊肿的病理特点 (3)含牙囊肿、萌出囊肿的病理特点 |
掌握 |
2.非牙源性囊肿 | (1)鼻腭管囊肿 (2)鼻唇囊肿 (3)腮裂囊肿 (4)甲状舌管囊肿 (5)粘液囊肿 |
掌握 | |
十七、牙源性肿瘤 | 1.概述 | 牙源性肿瘤的概念与分类 | 掌握 |
2.良性牙源性肿瘤 | (1)成釉细胞瘤 (2)牙源性钙化上皮瘤 (3)牙源性钙化囊肿 (4)牙源性腺样瘤 (5)牙瘤 (6)良性成牙骨质细胞瘤 |
掌握 | |
3.恶性牙源性肿瘤 | (1)恶性成釉细胞瘤 (2)成釉细胞纤维肉瘤 |
了解 | |
十八、口腔其它肿瘤 | 1.口腔癌 | (1)鳞状细胞癌 (2)疣状癌 |
掌握 |
2.口腔间叶肿瘤 | (1)颗粒细胞瘤 (2)婴儿黑色素神经外胚瘤 |
掌握 |
口腔解剖学
单元 | 细目 | 要点 | 要求 |
一、牙体解剖生理 | 1.牙的演化 | (1)各类动物牙的特点 (2)牙演化的特点 |
了解 |
2.牙的分类、功能及牙位记录 方法 |
(1)牙的分类 (2)牙的功能 (3)牙位记录方法 |
熟练掌握 | |
3.牙的组成 | (1)外部观察 (2)剖面观察 |
熟练掌握 | |
4.牙体一般应用 名词及表面标志 |
(1)牙体一般应用名词 (2)牙冠表面解剖标志 |
熟练掌握 | |
5.牙体外部形态 | (1)各类代表恒牙外形描述 (2)上下同组恒牙的区别比较 (3)乳牙的特点及其与恒牙的鉴别医.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(4)牙体应用解剖 (5)乳牙及恒牙的萌出与更替 (6)牙体形态的生理意义 |
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掌握 熟练掌握 | |
6.髓腔形态 | (1)髓腔的解剖标志 (2)根管系统 (3)髓腔的增龄变化及病理变化 (4)恒牙髓腔的解剖特点 (5)恒牙髓腔的应用解剖 (6)乳牙髓腔的特点及应用解剖 |
熟练掌握 掌握 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| |
二、口腔颌面颈部解剖 | 1.骨 | (1)上颌骨的解剖特点 (2)下颌骨的解剖特点 (3)颧弓、翼腭管及翼钩 |
掌握 |
2.颞下颌关节 | (1)颞下颌关节的组成 (2)颞下颌关节功能解剖特点 |
掌握 | |
3.肌 | (1)表情肌的特点 (2)口轮匝肌 (3)颊肌 (4)咬肌 (5)颞肌 (6)翼内肌 (7)翼外肌 |
||
4.唾液腺 | (1)腮腺 (2)下颌下腺 (3)舌下腺 |
掌握 | |
5.血管 | (1)动脉 (2)静脉 |
掌握 | |
6.神经 | (1)三叉神经 (2)面神经 (3)有关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 |
掌握 | |
7.口腔局部解剖 | (1)口腔境界与分部 (2)口腔前庭及其表面标志 (3)唇的解剖 (4)腭的解剖 (5)舌下区的境界和内容 (6)舌的解剖 |
掌握 | |
8.颌面部局部解剖 | (1)颌面部表面标志及软组织特点 (2)腮腺咬肌区 (3)面侧深区 (4)蜂窝组织间隙及其连通腮腺 |
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| |
9.颈部局部解剖 | (1)颈筋膜 (2)下颌下三角 (3)气管颈段的解剖及其应用 |
掌握 掌握 掌握 | |
三、口腔功能 | 1.下颌运动 | (1)下颌运动神经传导通路 (2)控制下颌运动的因素 (3)下颌运动的形式和范围 (4)下颌运动的记录方法 |
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|
2.咀嚼功能 | (1)咀嚼的神经控制 (2)咀嚼运动 (3)咀嚼周期 (4)咀嚼运动中的生物力及生物杠杆 (5)咀嚼运动中的肌电图 (6)咀嚼效率及其相关因素 (7)咀嚼与牙齿磨耗 (8)咀嚼的生理意义 |
了解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掌握 掌握 掌握 | |
3.唾液的功能 | (1)唾液的性质和成份 (2)唾液的作用 |
掌握 掌握 | |
四、牙列、![]() |
1.牙列 | (1)牙列的外形及生理意义 (2)牙排列的倾斜情况 (3)纵、横 ![]() ![]() |
熟练掌握 |
2.![]() |
(1)牙尖交错![]() ![]() |
熟练掌握 | |
3.颌位 | (1)牙尖交错位 (2)下颌后退接触位 (3)下颌姿势位 (4)下颌三个基本颌位的关系 |
熟练掌握 | |
五、咬合在口颌系统中的作用 | 1.咬合与牙周组 织 |
(1)咬合力与牙周组织 (2)创伤牙合 |
掌握 |
2.咬合与咀嚼肌 | (1)牙尖交错位正常 (2)牙尖交错位稳定 (3)牙位与肌位不一致 |
掌握 | |
3.咬合与颞下颌 关节 |
(1)牙尖交错牙合的稳定性与TMJ医.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(2)牙尖交错牙合的高度与TMJ |
掌握 | |
六、咬合紊乱 | 1.牙尖交错位的异常 | (1)表现 (2)原因 (3)影响 |
掌握 |
2.咬合干扰 | (1)前伸干扰 (2)非工作侧干扰 |
掌握 | |
3.过度磨耗 | (1)表现 (2)影响 |
掌握 |
口腔生物学
单元 | 细目 | 要点 | 要求 |
一、口腔微生物学 | 1.口腔生态系 | (1)概念 (2)基本组成 (3)影响因素 |
掌握 |
2.牙菌斑 | (1)基本概念 (2)形成 (3)基本结构 (4)分类 |
熟练掌握 | |
3.口腔正常菌群 | (1)特点 (2)与口腔疾病有关的细菌 (3)其他微生物 |
熟练掌握 | |
二、口腔生物化学 | 1.牙齿硬组织 | (1)牙釉质的化学组成 (2)牙本质和牙骨质的化学组成 |
掌握 |
2.唾液 | (1)蛋白质来源 (2)蛋白质的种类 (3)生物学作用 |
掌握 | |
3.龈沟液 | (1)主要成分 (2)生物学作用 |
掌握 | |
4.牙菌斑 | (1)糖代谢特点 (2)矿物质转移 |
熟练掌握 掌握 | |
5.生物矿化 | (1)概念 (2)机制 (3)氟与矿化 |
掌握 | |
三、口腔免疫学 | 1.口腔免疫系统 | (1)非特异性免疫 (2)特异性免疫 |
掌握 |
2.口腔疾病免疫学基础 | (1)感染性疾病与免疫 (2)移植免疫 |
了解 | |
四、口腔分子生物学 | 1.分子遗传学基础 | (1)DNA的结构与复制 (2)基因表达 |
掌握 了解 |
2.牙发生的分子机制 | (1)牙釉质的发生 (2)牙本质的发生 |
了解 | |
五、口腔骨组织生物学 | 1.骨改建细胞学基础 | (1)成骨细胞 (2)破骨细胞 (3)骨细胞 |
掌握 |
2.骨改建调节因素 | (1)细胞因子 (2)机械力 |
了解 |
口腔材料学
单元 | 细目 | 要点 | 要求 |
一、口腔有机高分子材料 | 1.印模材料 | (1)分类和性能 (2)常用印模材料 |
掌握 |
2.义齿基托树脂 | (1)加热固化型基托材料 (2)室温固化型义齿基托树脂 |
掌握 | |
3.复合树脂 | (1)种类 (2)组成 (3)性能 (4)应用 |
掌握 | |
4.根管充填材料 | (1)固体类根管充填材料 (2)糊剂类根管充填材料 (3)液体类根管充填材料 |
掌握 | |
5.粘接材料 | (1)种类和机制 (2)口腔组织环境的粘结特性 (3)表面处理技术 (4)常用粘结剂 |
掌握 | |
6.树脂基窝沟点隙封闭剂 | (1)组成 (2)性能 (3)应用 |
掌握 | |
二、口腔无机非金属材料 | 1.概述 | (1)分类 (2)结构和性能 (3)口腔陶瓷材料及制品的制备 (4)几种口腔陶瓷材料的特征 |
掌握 |
2.烤瓷材料 | (1)概念和应用范围 (2)种类和组成 (3)性能 (4)工艺步骤 |
掌握 | |
3.金属烤瓷材料 | (1)概念和应用范围 (2)种类组成和性能 (3)金属烤瓷材料与金属的结合 |
掌握 | |
4.铸造陶瓷材料 | (1)概念和应用范围 (2)种类组成和性能 (3)制作工艺 |
掌握 | |
5.种植陶瓷材料 | (1)概念和应用范围 (2)种类组成和性能 (3)材料与组织界面 |
掌握 | |
6.模型材料 | (1)熟石膏 (2)人造石 |
掌握 | |
7.水门汀 | 临床常用水门汀的组成、性能及应用 | 掌握 | |
8.包埋材料 | (1)性能和分类 (2)中熔合金铸造包埋材料的组成和性能 (3)高熔合金铸造包埋材料的组成和性能医.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|
掌握 | |
三、口腔金属材料 | 1.概述 | (1)特性与结构 (2)熔融与凝固 (3)合金的结构与性质 (4)合金的分类与应用 (5)金属的形变 (6)金属的热处理方法 (7)金属的成形法 (8)金属的腐蚀与防腐 |
掌握 |
2.铸造合金 | (1)贵金属铸造合金 (2)非贵金属铸造合金 (3)烤瓷熔附合金 |
掌握 | |
3.焊接合金 | 焊接合金的种类 | 掌握 | |
4.银汞合金 | (1)组成与总类 (2)固化反应 (3)性能与应用 (4)汞的污染与防护 (5)稼合金 |
掌握 | |
四、口腔辅助材 料 |
分离剂和清洁材料 | 常用的分离剂和清洁材料 | 掌握 |
口腔临床药物学
单元 | 细目 | 要点 | 要求 |
一、牙体牙髓病用药 | 1.防龋药 | (1)防龋药物的主要作用 (2)氟化物防龋机制和常用药物 (3)银化物防龋机制和常用药物 |
掌握 |
2.抗牙本质敏感药 | (1)抗牙本质敏感药物应具备的条件 (2)抗牙本质敏感药物作用主要原理 (3)氟化物治疗牙本质敏感的作用机制 (4)锶离子抗牙本质敏感的作用机制 (5)银离子抗牙本质敏感的作用机制 |
了解 掌握 熟练掌握 掌握 掌握 | |
![]() | |||
三、牙周病局部用药 | 1.含漱剂 | (1)氯己定的作用与应用 (2)复方氯己定的作用与应用 (3)甲硝唑的作用与应用 |
掌握 |
2.牙周袋用药 | (1)浓碘甘油的作用与应用 (2)碘苯酚液的作用与应用 (3)过氧化氢溶液的作用与应用 医学教.育网搜集整理 (4)甲硝唑棒的作用与应用 |
掌握 | |
3.其它 | 牙周塞治剂的作用特点与应用 | 掌握 | |
四、口腔粘膜用药 | .糊剂 | (1)金霉素倍他米松糊的作用与应用 (2)地塞米松糊的作用与应用 |
了解 |
2.含片 | 溶菌酶片的作用与应用 | 了解 | |
3.膜剂 | 复方四环素膜的作用与应用 | 了解 | |
4.粘附片 | 醋酸地塞米松粘附片的作用与应用 | 了解 | |
5.凝胶 | 曲安奈德软膏的作用与作用 | 了解 | |
五、外科用局部麻醉药 | 1.局部麻醉分类作用与应用 | (1)局部麻醉作用部位的特点 (2)酯类与磺胺类药物体内代谢的特点 (3)普鲁卡因的作用与应用 (4)丁卡因的作用与应用 (5)利多卡因 (6)加肾局部麻醉药的特点及常见不良反应 |
了解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|
2.麻醉方式与应用 | (1)表面麻醉的特点与应用 (2)浸润麻醉的特点与应用 (3)传导麻醉特点与应用 (4)硬膜外麻醉的特点与应用 (5)蜘网膜下腔麻醉的特点与应用 |
掌握 | |
3.组织浸润及神经干阻滞局麻药 | 普鲁卡因的特点与应用 | 熟练掌握 | |
4.表面麻醉用药物 | 丁卡因的作用特点与应用 | 熟练掌握 | |
5.不良反应 | (1)主要不良反应 (2)过量中毒的主要损害脏器 |
掌握 |
医学伦理学
单元 | 细目 | 要点 | 要求 | 科目 |
医学伦理道德 | 1.医患关系 | 了解 | 基础知识 | |
2.医疗行为中的伦理道德 | ||||
3.医学伦理道德的评价和监督 |
相关专业知识
单元 | 细目 | 要点 | 要求 | ||
一、口腔颌面外科学 | 1.口腔颌面外科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 | (1)消毒与灭菌 (2)手术基本操作 (3)创口处理原则 |
掌握 | ||
2.局部麻醉药物及常用局部麻醉方法 | (1)常用局部麻醉药物(普鲁卡因、利多卡因、地卡因)的临床药理学特点 (2)血管收缩剂在局麻药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使用安全有效浓度 (3)表面麻醉 (4)口腔颌面外科浸润麻醉方法 (5)口腔颌面外科各种阻滞麻醉方法 (6)各类牙拔除术的麻醉方法选择 (7)局部麻醉并发症及防治 |
掌握 | |||
3.牙及牙槽外科 | (1)牙拔除术基本知识 (2)各类牙拔除术特点 (3)牙拔除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(4)牙再植术 (5)牙种植术适应证 |
掌握 | |||
4.口腔颌面部感染 | (1)智齿冠周炎 (2)口腔颌面部各间隙感染的临床特点、诊断、治疗原则 (3)化脓性颌骨骨髓炎的临床表现 |
掌握 | |||
5.口腔颌面创伤的特点 | (1)口腔颌面创伤的特点 (2)口腔颌面创伤的急救原则 |
掌握 | |||
6.口腔颌面部肿瘤 | (1)概念 (2)病因与发病条件 (3)临床表现 (4)诊断方法 (5)治疗原则 (6)预防 |
掌握 | |||
7.三叉神经痛 | (1)概念 (2)临床表现 (3)检查 (4)诊断 (5)治疗原则 |
掌握 | |||
二、口腔修复科学 | 1.口腔检查与修复前准备 | (1)病史采集 (2)口腔检查 (3)修复前准备 |
掌握 | ||
2.牙体缺损修复 | (1)牙体缺损修复概述 (2)牙体缺损修复设计原则和固位原理 (3)嵌体 (4)铸造全冠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(5)烤瓷熔附金属全冠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(6)桩冠和桩核冠适应证与禁忌证 (7)修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处理原则 |
掌握 | |||
3.牙列缺损修复 | (1)固定义齿的组成和作用 (2)固定义齿适应证和禁忌证 (3)固定义齿修复的生理基础 (4)修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处理原则 (5)可摘局部义齿适应证和禁忌证 (6)可摘局部义齿组成和作用 (7)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前准备和牙体预备 (8)可摘局部义齿戴入后注意事项 (9)覆盖义齿的优缺点、适应证与禁忌证,义齿戴入与维护 (10)种植义齿的修复原则 |
掌握 | |||
4.牙列缺失修复 | (1)无牙颌的组织结构特点与全口义齿修复的关系 (2)牙列缺失后的组织改变 (3)全口义齿的固位和稳定 (4)无牙颌的口腔检查和修复前的准备 (5)全口义齿戴入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处理 |
掌握 | |||
三、口腔正畸学 | 1.错![]() |
(1)错![]() (2)个别正常 ![]() ![]() (3)口腔正畸学学科内容以及与其它学科关系 |
掌握 | ||
2.颅面部的生长发育 | (1)颅面和口腔生长发育的规律 (2)影响颅面和口腔发育的因素 (3)暂时性错 ![]() |
掌握 | |||
3.错![]() |
(1)不良习惯导致的错![]() (2)不良习惯导致的错 ![]() |
掌握 | |||
4.Angle错![]() |
(1)AngleⅠ类错![]() (2)AngleⅡ类错 ![]() (3)AngleⅢ类错 ![]() X线头影测量的作用 |
掌握 掌握 | |||
5.X线头影测量分析 | |||||
6.诊断与治疗方法 | (1)乳牙期矫治适应证 (2)替牙期矫治适应证 (3)乳牙期和替牙期的矫治方法 |
掌握 | |||
7.矫治器 | 不同矫治器的优缺点 | 掌握 | |||
8.错![]() |
(1)乳牙早失和滞留的诊断标准和处理方法 (2)乳、恒牙反 ![]() |
掌握 |
专业知识
单元 | 细目 | 要点 | 要求 | |||
一、龋病 | 1.龋病的概念 | (1)定义和特征 (2)好发部位 |
掌握 | |||
2.病因及发病过程 | (1)牙菌斑 (2)饮食因素 (3)宿主 (4)其他因素 (5)病因学说 |
掌握 | ||||
3.临床特征和诊断 | (1)分类及临床表现 (2)诊断 (3)鉴别诊断 |
掌握 | ||||
4.治疗 | (1)治疗原则 (2)非手术治疗 (3)修复性治疗 (4)深龋的治疗 (5)大面积龋损的修复 (6)并发症及处理 |
掌握 | ||||
二、非龋性牙体硬组织疾病 | 1.牙发育异常 | (1)釉质发育不全 (2)氟牙症 (3)四环素牙 (4)畸形中央尖 (5)牙内陷 (6)先天性梅毒牙 (7)牙本质发育异常 |
掌握 | |||
2.牙外伤 | (1)牙震荡 (2)牙脱位 (3)牙折 |
掌握 | ||||
3.牙体慢性损伤 | (1)磨损 (2)楔状缺损 (3)酸蚀症 (4)牙隐裂 (5)牙根纵裂 (6)牙本质过敏症 |
掌握 | ||||
三、牙髓病 和根尖周病 |
1.牙髓及根尖周组织 生理特点 |
(1)牙髓牙本质复合体 (2)牙髓的功能 |
掌握 | |||
2.病因及发病机制 | (1)细菌因素 (2)物理因素 (3)化学因素 (4)免疫因素 |
掌握 | ||||
3.检查和诊断方法 | (1)病史收集 (2)基本临床检查 (3)选择性临床检查 |
掌握 | ||||
4.牙髓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| (1)可复性牙髓炎 (2)急性牙髓炎 (3)慢性牙髓炎 (4)残髓炎 (5)逆行性牙髓炎 (6)牙髓坏死 (7)牙髓钙化 (8)牙内吸收 |
掌握 | ||||
5.根尖周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| (1)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 (2)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 (3)慢性根尖周炎 |
掌握 | ||||
6.治疗原则 | (1)病例的分析 (2)疼痛的控制 (3)应急处理 |
掌握 | ||||
7.治疗 | (1)盖髓术 (2)牙髓切断术 (3)干髓术 (4)牙髓塑化治疗 (5)根管治疗术 (6)根管外科手术 (7)无髓牙漂白 (8)常用诊治器械 |
掌握 | ||||
四、牙周病的病因学 | 1.牙菌斑 | (1)牙菌斑生物膜 (2)龈上菌斑和龈下菌斑 (3)微生物的致病机制 (4)主要的牙周可疑致病菌 |
掌握 | |||
2.局部促进因素 | (1)牙石 (2)食物嵌塞及食物嵌塞的治疗 (3)咬合创伤 (4)解剖因素 (5)不良习惯 (6)其他局部促进因素 |
掌握 | ||||
3.全身易感因素 | (1)牙周防御机制 (2)牙周病全身易感因素 |
握 | ||||
4.牙周病的危险因素 | 牙周病的危险因素 | 掌握 | ||||
五、牙周组织疾病 | 1.牙龈病 | (1)慢性龈缘炎 (2)青春期龈炎 (3)妊娠期龈炎 (4)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 (5)药物性牙龈增生 (6)牙龈纤维瘤病 (7)牙龈瘤 (8)白血病的牙龈病损 (9)急性龈乳头炎 (10)急性多发性龈脓肿 |
掌握 | |||
2.牙周炎 | (1)牙周炎的主要症状和临床病理 (2)慢性牙周炎 (3)侵袭性牙周炎 (4)反映全身疾病的牙周炎 |
掌握 | ||||
3.牙周炎的伴发病变 | (1)牙周—牙髓联合病变 (2)根分叉病变 (3)牙周脓肿 |
掌握 | ||||
4.种植体周围组织病变 | (1)种植体周围黏膜炎 (2)种植体周围炎 |
掌握 | ||||
5.牙周病的检查和诊断 | (1)病史收集 (2)牙周组织检查 (3)牙合与咬合功能的检查 (4)X线片的检查 |
掌握 | ||||
六、牙周病的治疗 | 1.牙周病的预后和 治疗计划 |
(1)牙周炎的预后 (2)牙周病的治疗计划 |
掌握 | |||
2.牙周基础治疗 | (1)菌斑控制 (2)洁治、刮治和根面平整术 (3)菌斑滞留因素的清除 (4)基础治疗后的效果及评价 |
掌握 | ||||
3.松牙固定术 | (1)松牙固定的指征和时机 (2)夹板的种类 |
掌握 | ||||
4.牙周病的药物治疗 | (1)目的和原则 (2)全身药物治疗 (3)局部药物治疗 |
掌握 | ||||
5.牙周手术治疗 | (1)牙周手术治疗的发展简史和基本原则 (2)牙龈切除术和牙龈成形术 (3)翻瓣术 (4)切除性骨手术的适应证 (5)再生性手术 (6)截根术 (7)分根术及半切除术 (8)牙冠延长术 |
掌握 | ||||
6.牙周病的维护治疗和预防 | (1)牙周病的维护治疗 (2)预防牙周病的基本原则 |
掌握 | ||||
7.牙周病学与修复学及正畸学的关系 | (1)修复治疗与牙周健康的关系 (2)正畸治疗与牙周健康的关系 | |||||
七、儿童牙列生长发育、牙齿组织结构特点和萌出异常 | 1.生长发育分期与特点 | (1)年龄阶段分期 (2)三个牙列阶段 |
掌握 | |||
2.牙列的生长发育 | (1)第一恒磨牙的发育萌出特点 (2)乳磨牙末端平面的关系 (3)咬合发育各阶段主要特点 |
掌握 | ||||
3.牙齿组织结构特点 | (1)乳牙牙髓组织特点 (2)年轻恒牙组织结构特点 |
掌握 | ||||
4.牙齿萌出异常 | (1)早萌和迟萌 (2)牙齿异位萌出 (3)乳牙滞留 |
掌握 | ||||
八、儿童口腔疾病的特点 | 1.乳牙和年轻恒牙龋病 | (1)乳牙易患龋因素和特点 (2)好发年龄与部位 (3)婴幼儿龋 (4)乳牙龋的危害 (5)乳牙龋的治疗 (6)年轻恒牙龋修复特点 (7)年轻恒牙深龋的治疗 |
掌握 | |||
2.乳牙牙髓病及根尖周病 | (1)乳牙牙髓病 (2)乳牙尖周病 |
掌握 | ||||
3.年轻恒牙牙髓病及根尖周病 | (1)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 (2)活髓保存治疗(盖髓术与活髓切断术 (3)根尖诱导成形术 |
掌握 | ||||
4.儿童牙外伤 | (1)乳牙外伤 (2)年轻恒牙外伤 |
掌握 | ||||
5.乳牙早失和间隙管理 | (1)乳牙早失的原因与早失后的间隙变化 (2)间隙保持器的种类和适应证 |
掌握 | ||||
6.乳牙和年轻恒牙的拔除 | (1)乳牙拔除适应证和禁忌证 (2)年轻恒牙拔除适应证 |
掌握 | ||||
九、口腔粘膜病 | 1.口腔粘膜感染类疾病 | (1)口腔单纯疱疹 (2)口腔念珠菌病 (3)带状疱疹 (4)球菌性口炎 (5)口腔结核 |
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| |||
2.口腔变态反应疾病 | (1)药物过敏性口炎 (2)血管神经性水肿 (3)多形渗出性红斑 |
掌握 | ||||
3.口腔粘膜溃疡 | (1)复发性阿弗它溃疡 (2)白塞病 (3)创伤性血疱及溃疡 |
熟练掌握 掌握 掌握 | ||||
4.口腔粘膜大疱类疾病 | (1)天疱疮 (2)瘢痕性类天疱疮 (3)大疱性类天疱疮 |
熟练掌握 掌握 掌握 | ||||
5.口腔粘膜斑纹类疾病 | (1)口腔白斑病 (2)口腔扁平苔藓 (3)口腔白色角化病 (4)口腔盘状红斑狼疮 (5)口腔红斑病 |
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| ||||
6.唇舌疾病 | (1)慢性唇炎 (2)口角炎 (3)地图舌 (4)沟纹舌 (5)舌乳头炎 (6)毛舌 (7)肉芽肿性唇炎 |
掌握 | ||||
7.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现 | (1)梅毒 (2)淋病 (3)艾滋病 |
掌握 | ||||
8.系统疾病的口腔粘膜表现 | (1)干燥综合征 (2)维生素缺乏症 (3)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(4)贫血 (5)糖尿病 |
掌握 掌握 了解 了解 了解 | ||||
十、口腔流行病学 | 1.口腔流行病学 | (1)口腔流行病学的作用 (2)口腔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|
掌握 | |||
2.龋病流行病学 | (1)龋病常用指数 (2)流行特征及其有关因素 |
熟练掌握 | ||||
3.牙周病流行病学 | (1)牙周健康指数 (2)流行特征及其有关因素 |
熟练掌握 | ||||
4.口腔健康调查与评价 | (1)调查目的 (2)调查项目 (3)指数和标准 (4)调查方法 (5)样本含量 (6)误差及预防方法 |
熟练掌握 | ||||
5.常用医学统计 | (1)数据的整理与统计指标 ①数据整理 ②统计指标 (2)数据的统计分析 ①计量资料的统计分析 ②计数资料的统计分析 |
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| ||||
十一、龋病和牙周病的预防 | 1.易感人群的检测 | (1)龋活性试验 | 掌握 | |||
2.龋病的预防措施 和方法 |
(1)龋病的三级预防 (2)龋病预防方法 |
掌握 掌握 | ||||
3.氟化物防龋 | (1)氟化物与人体健康 (2)氟化物的全身应用 (3)氟化物的局部应用 |
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| ||||
4.窝沟封闭和预防性充填 | (1)窝沟封闭的临床应用 (2)非创伤性修复治疗 (3)预防性树脂充填 |
熟练掌握 掌握掌握 | ||||
5.牙周病的预防 | (1)一级预防 (2)二级预防 (3)三级预防 (4)社区牙周保健 |
掌握 | ||||
6.菌斑控制 | (1)显示菌斑 (2)菌斑控制的临床评估 (3)机械性措施 (4)药物方法 |
掌握 | ||||
7.控制相关局部因素 | (1)改善食物嵌塞 (2)消除早接触与咬合创伤 (3)破除不良习惯 (4)预防、矫治错牙合畸形、制作良好的修复体 |
掌握 | ||||
8.提高宿主抵抗力 | 了解 | |||||
十二、口腔癌及其预防 | 1.口腔癌与癌前病变 | (1)口腔癌与癌前病变 | 掌握 | |||
2.致病因素 | (1)生活方式 (2)环境因素 (3)生物因素 |
了解 | ||||
3.口腔癌的预防 | (1)口腔健康教育 (2)定期口腔检查 (3)政策和措施 (4)防止环境污染 |
掌握 | ||||
十三、特定人群口腔保健 | 1.妇幼口腔保健 | (1)妊娠期妇女口腔保健 (2)婴幼儿口腔保健 (3)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 |
掌握 | |||
2.中小学生口腔保健 | 中小学生口腔保健的内容 | 掌握 | ||||
3.老年人口腔保健 | (1)老年人健康与功能状态 (2)老年人口腔疾病流行状况 (3)老年人口腔保健的策略与措施 |
掌握 | ||||
4.残疾人口腔保健 | (1)特点 (2)残疾人口腔保健的内容 |
掌握 | ||||
十四、口腔健康教育与促进 | 1.口腔健康教育与促进的概念 | (1)口腔健康教育概念 (2)口腔健康促进概念 |
掌握 | |||
2.口腔健康教育与促进的原则 | (1)口腔健康教育的原则 (2)口腔健康促进的原则 (3)口腔健康教育的任务 (4)口腔健康教育的方法 |
掌握 | ||||
3.口腔健康教育计划 | (1)口腔健康目标 (2)口腔健康教育计划的设计 (3)口腔健康教育的评价 |
掌握 | ||||
1.社区口腔保健 | (1)社区口腔保健模式 (2)社区口腔保健模式的实践 |
掌握 | ||||
十五、社区口腔保健与项目管理 | 2.初级口腔卫生保健 | (1)初级卫生保健与目标 (2)初级口腔卫生保健 |
掌握 | |||
3.科学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原则 | (1)管理的基本概念 (2)管理的基本原则 |
掌握 | ||||
4.口腔卫生项目管理的基本程序 | (1)计划 (2)实施 (3)评价 |
掌握 | ||||
5.口腔保健项目的成本效果评价 | (1)经济评价的基本概念 (2)经济评价的基本原则 |
掌握 | ||||
十六、感染与控制 | 1.口腔医源性感染及传播 | (1)口腔医疗保健中的感染 (2)感染传播方式与途径 |
掌握 | |||
2.感染控制的方法 | (1)检查与评价 (2)个人防护 (3)无菌技术 (4)消毒及消毒剂 (5)器械灭菌 (6)牙科设备消毒 (7)临床废物处理 |
掌握 |
专业实践能力
学科 | 单元 | 细目 |
一、牙体牙髓病学 | 1.龋病 | (1)中龋 (2)深龋 (3)急性龋 (4)慢性龋 (5)继发龋 (6)猛性龋 |
2.牙发育异常 | (1)釉质发育不全 (2)氟牙症 (3)四环素牙 (4)畸形中央尖 (5)牙内陷 (6)先天性梅毒牙 (7)牙本质发育异常 | |
3.牙外伤 | (1)牙震荡 (2)牙脱位 (3)牙折 | |
4.牙体慢性损伤 | (1)磨损 (2)楔状缺损 (3)酸蚀症 (4)牙隐裂 (5)牙根纵裂 (6)牙本质过敏症 | |
5.牙髓疾病 | (1)可复性牙髓炎 (2)急性牙髓炎 (3)慢性牙髓炎 (4)残髓炎 (5)逆行性牙髓炎 (6)牙髓坏死 (7)牙髓钙化 (8)牙内吸收 | |
6.根尖周疾病 | (1)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 (2)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 (3)慢性根尖周炎 | |
二、牙周病学 | 1.牙龈疾病 | (1)慢性龈缘炎 (2)青春期龈炎 (3)妊娠期龈炎 (4)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 (5)药物性牙龈增生 (6)牙龈纤维瘤病 (7)牙龈瘤 (8)白血病的牙龈病损 (9)急性龈乳头炎 (10)急性多发性龈脓肿 |
2.牙周炎 | (1)慢性牙周炎 (2)侵袭性牙周炎 | |
3.反映全身疾病的牙周 炎 |
(1)掌跖角化-牙周破坏综合征 (2)Down综合征 (3)糖尿病 (4)白细胞功能异常 (5)艾滋病 | |
4.牙周炎的伴发病变 | (1)牙周—牙髓联合病变 (2)根分叉病变 (3)牙周脓肿 | |
5.种植体周围组织病变 | (1)种植体周围黏膜炎 (2)种植体周围炎 | |
三、儿童口腔医学 | 1.龋病 | (1)乳牙浅,中,深龋 (2)婴幼儿龋 (3)猖獗龋 (4)年轻恒牙浅,中,深龋 |
2.牙髓病和根尖周病 | (1)乳牙牙髓病 (2)乳牙根尖周病 (3)年轻恒牙牙髓病 (4)年轻恒牙根尖周病 | |
3.牙齿发育异常 | (1)牙齿异位萌出 (2)早萌和迟萌 (3)乳牙滞留 (4)乳牙固连 (5)恒牙先天缺失 (6)多生牙 | |
4.牙外伤 | (1)乳牙外伤 (2)年轻恒牙外伤 | |
5.儿童常见咬合异常 | (1)乳牙早失 (2)乳牙 ![]() | |
四、口腔黏膜病 | 1.口腔粘膜感染类疾病 | (1)口腔单纯疱疹 (2)口腔念珠菌病 (3)带状疱疹 |
2.口腔变态反应疾病 | (1)药物过敏性口炎 (2)多形渗出性红斑 | |
3.口腔粘膜溃疡 | (1)复发性阿弗它溃疡 (2)白塞病 (3)创伤性血疱及溃疡 | |
4.口腔粘膜大疱类疾病 | (1)天疱疮 (2)瘢痕性类天疱疮 | |
5.口腔粘膜斑纹类疾病 | (1)口腔白斑病 (2)口腔扁平苔藓 | |
6.唇舌疾病 | (1)慢性唇炎 (2)口角炎 (3)地图舌 (4)沟纹舌 (5)舌乳头炎 | |
7.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现 | (1)梅毒 | |
(2)艾滋病 | ||
8.系统疾病的口腔粘膜表现 | (1)干燥综合征 (2)贫血 (3)糖尿病 |